CM-03系列单组份耐高温纯无机涂料
编辑时间:2018-03-08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1265
产品特性:本系列产品是有机耐高温树脂和无机单组份陶瓷树脂复合配以无机颜料而成。不同基材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结合产品使用工况,对应的涂料配方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可根据基材不同膨胀系数调节涂料膨胀系数达到匹配。陶瓷涂层与金属基体热膨胀的匹配、抗热冲击热震的匹配、结合强度三方面。耐高温涂料如果不抗热震,再多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1) 无机树脂的高硬度特性,媲美传统涂料的施工方便性,涂膜的极高的硬度和耐候性,耐磨性。
2) 纳米涂料单组份,醇体系无机纳米陶瓷涂料。施工方便,省涂料,环保无毒害。
3) 相对低的烘烤固化温度220℃-250℃,实现涂层的极佳综合性能
4)纯无机树脂的应用,更好的耐候性,耐人工气候老化达5000小时
5)纯无机树脂的应用,耐化学品腐蚀,耐丁酮擦拭达300次,
6)纯无机纳米树脂的应用,形成的涂层类似于荷叶表面效果具有良好的疏水不粘性,污迹易清洗
1) 纯无机树脂的应用,更高的耐温性,耐温高达1000℃。
8)耐温更高,可在600℃条件下长期使用,高温下颜色稳定,不会黄变
9) 硬度更高,达到7-9H;高温下硬度非常稳定,耐磨擦,不易划伤
10) 具有良好的疏水不粘性,污迹易清洗
11) 类似陶瓷的无机材质,可与食物接触,安全无毒
12) 漆膜耐腐蚀,耐酸碱,耐各种化学品和溶剂
13)加工容易,220℃较低温度烘烤,一次烘烤成膜
14)良好的红外特性,加热升温快,散热快
性能参数:
项目 |
测定方法 |
结果 |
铅笔硬度 |
德国铅笔/三菱铅笔,以测定器用1Kgf力画100mm,反复5次测定 |
7H~9H |
附着性 |
划格法测定, 以刀具在涂层伤划1mm2的小格100格,在同一45°对角位置用强力胶带粘紧涂层,然后以90°角快速拉起胶布,重复5次后不能有任何小格涂层脱落 |
0/1级 |
耐冲击性 |
按GB/T 1732-93,从50cm上面落下1000±1gSteel Ball,涂层无破坏 |
OK |
耐热性 |
300℃/24hrs,600℃/2hrs,涂层无明显的变色、爆裂、脱落等不良,硬度和附着力满足要求。 |
OK |
冷热循环冲击 |
经过300℃/30min后,冰水中浸渍1hrs(1 cycle),,进行10 cycle,观察涂层。 |
无异常 |
耐水性 |
自来水里 12/15 浸渍 / 72hrs |
无异常 |
耐湿性 |
50±2℃ RH95±5% / 72hrs |
无异常 |
耐沸腾水性 |
沸腾水 98±2℃ 浸渍 / 72hrs |
无异常 |
耐蒸气性 |
把水蒸气按垂直接触涂装面100hrs |
无异常 |
耐磨性 |
5%浓度洗涤水,3M百洁巾,负重3KGF(杆重1.5KGF+1.5KGF砝码),左右摆动为1个行程,共进行N个行程(500个行程,换百洁巾),直看见漏底材。 |
〉20000个行程 |
耐人工气候老化 |
HG/T 3792-2014 3000小时ΔE≤6.0、保光率,%≥50、不起泡、不脱落、不开裂、不粉化 |
OK |
洗提试验 |
铅(Pb),砷(As),镉(Cd),苯酚,甲醛,蒸发残留物等标准值以下 |
无异常 |
PFOA 含有与否 |
3%乙酸100℃/2hrs后,用LCMS分析PFOA含量 |
无测出 |
FDA 适合性 |
根据US FDA 7117.06/7117.07 以及7104.05的Cd,Pb,Hg 洗提试验 |
无测出 |
毒性试验 |
火灾性能试验规格(BS 6853 Cat. La Annex B)的毒性指数(R) |
0.2 |
涂料参数:
指标:
|
项目 |
技术指标 |
|
涂料外观 |
有色或透明状液体 |
|
颜色 |
黑或其他颜色可调,但会影响功效,并且是大量订购才能调色。 |
|
光泽 |
5-15°(60°测定) |
|
加热残分% |
色漆40±2% |
|
固化条件℃/min |
220℃/20min |
|
耐热温度℃ |
650 -950(与颜色有关) |
|
一次涂膜厚度μm |
≤25 |
|
常温铅笔硬度 |
7-9H |
|
高温铅笔硬度 |
6-7H(200℃) |
|
耐水性 |
很好 |
|
耐酸性 |
很好 |
|
耐碱性 |
好 |
|
耐有机溶剂 |
很好 |
适用底材和应用范围:
1) 金属底材耐高温应用领域铝、铁、不锈钢、镀锌板,冷轧板等一类金属材料及其合金
2) 适用于碳钢、不锈钢、铸铁、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钢、耐火隔热砖、隔热纤维、玻璃、陶瓷、高温浇注料、高温混泥土均可。
3) 火盖头、排气管、烧烤炉等一些长期使用温度超过500℃的金属底材
4)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烧室、火箭喷管的耐高温、耐颗粒冲蚀涂层;
5) 燃气轮机叶片、火焰筒、喷嘴、石墨电极;
6) 高性能汽车发动机、固体燃料电池、核工业;
7) 化工装备以及工程装备的重要部件。